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https://sklqrcm.um.edu.mo/?lang=zh-hant Tue, 01 Apr 2025 04:17:41 +0000 zh-TW hourly 1 https://sklqrcm.um.edu.mo/wp-content/uploads/2020/08/cropped-favicon-32x32.png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https://sklqrcm.um.edu.mo/?lang=zh-hant 32 32 山東大學代表團訪問中華醫藥研究院共促學術合作 https://sklqrcm.um.edu.mo/20250327n/?lang=zh-hant Thu, 27 Mar 2025 09:07:48 +0000 https://sklqrcm.um.edu.mo/?p=29266 2025年3月26日,山東大學校長李術才教授率領代表團訪問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受到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 ...

The post 山東大學代表團訪問中華醫藥研究院共促學術合作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2025年3月26日,山東大學校長李術才教授率領代表團訪問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受到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副院長、澳門中藥研發中心主任李鵬教授,以及中華醫藥研究院助理院長陳修平教授、陸金健教授、鄭慧珊助理教授及余華副教授等的熱情接待。

座談會上,李鵬教授致歡迎詞,並詳細介紹了本中華醫藥研究院和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整體情況和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代表團詳細介紹了山東大學的優勢學科和國家重點實驗室情況。雙方圍繞中醫藥研究、科研成果轉化、國際學術合作、師生交流以及聯合科研專案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隨後代表團參觀了中華醫藥研究院實驗室和核心設施,並對澳大實驗室的建設給予高度評價。雙方希望未來能在新藥研發、傳統醫學現代化、跨學科研究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代表團一行還有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徐希鋒、外國語學院院長馬文、藥學院常務副院長方浩、黨委宣傳部主任科員張志越、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科員閻嘯。

雙方就中醫藥發展進行深入交流

李鵬副院長向山東大學代表團贈送紀念品

山東大學代表團向中華醫藥研究院贈送紀念品

The post 山東大學代表團訪問中華醫藥研究院共促學術合作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葡萄牙里斯本大學藥學院教授訪問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 https://sklqrcm.um.edu.mo/20250320n2/?lang=zh-hant Thu, 20 Mar 2025 02:16:01 +0000 https://sklqrcm.um.edu.mo/?p=29186 葡萄牙里斯本大學藥學院 Afonso Miguel Cavaco 教授來訪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進行深度的學 ...

The post 葡萄牙里斯本大學藥學院教授訪問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葡萄牙里斯本大學藥學院 Afonso Miguel Cavaco 教授來訪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進行深度的學術交流, 除介紹葡萄牙以及其他葡語系國家藥學領域最新的發展情況, 還與醫藥管理研究生探討藥學科研的創新發展, 分享研究及學術經驗 (圖一)。

中華醫藥研究院陳新院長與 Afonso Miguel Cavaco 教授會面時就如何利用教學與科研的深度協作助力中醫藥的科研轉化及國際化發展進行了全面探討(圖二)。Afonso Miguel Cavaco 教授在主題報告中亦系統地介紹了里斯本大學藥學院的科研架構與教育體系, 重點闡述了藥學在連接健康科學與社會層面的關鍵作用, 此外, 亦走進課堂進行生動講解(圖三) 與醫藥管理研究生共同探討藥學領域的創新發展方向(圖四) 拓寬學生們的學術視野 激發科研創新思維。

是次學術交流活動充分體現了雙方在傳統醫藥及藥學的教育及科研交流的重要實踐 為深化未來合作建立了良好基礎。

圖一: 中華醫藥研究院陳新院長與 Afonso Miguel Cavaco 教授會面

圖二: Afonso Miguel Cavaco 教授介紹葡萄牙里斯本大學藥學院的科研架構與教育體系

圖三: Afonso Miguel Cavaco 教授走進課堂與醫藥管理研究生進行講解

圖四: Afonso Miguel Cavaco 教授與醫藥管理研究生探討藥學領域的創新發展方向

中華醫藥研究院陳新院長與 Afonso Miguel Cavaco 教授會面

Afonso Miguel Cavaco 教授介紹葡萄牙里斯本大學藥學院的科研架構與教育體系

Afonso Miguel Cavaco 教授走進課堂與醫藥管理研究生進行講解

Afonso Miguel Cavaco 教授與醫藥管理研究生探討藥學領域的創新發展方向

The post 葡萄牙里斯本大學藥學院教授訪問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ICMS 新教師風采 https://sklqrcm.um.edu.mo/20250320n1/?lang=zh-hant Thu, 20 Mar 2025 01:53:02 +0000 https://sklqrcm.um.edu.mo/?p=29111 兩位傑出的新晉教師——宋賀博士和李馳華博士加入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為研究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在結構生物 ...

The post ICMS 新教師風采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兩位傑出的新晉教師——宋賀博士和李馳華博士加入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為研究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在結構生物學、中醫藥現代化、流行病學及健康老齡化領域的卓越研究,展現了巨大的學術潛力與創新能力。他們的努力將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科學的國際化發展,並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宋賀助理教授:結構生物學與中醫藥研究

宋賀博士是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的助理教授,於2013年獲得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博士學位,隨後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IH)進行博士後研究,專注於RNA加工蛋白的結構解析與基於結構的藥物開發。2019年,他加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擔任研究助理,為結構生物學領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自2023年起,他加入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擔任助理教授,致力於將結構生物學應用於中醫藥研究,解析活性天然產物的結構與疾病機制,推動傳統中藥與現代藥物發現的有機結合。

宋賀博士的研究涵蓋藥劑學、藥理學及天然產物生物合成三大領域。他的研究團隊解析了螺旋姜狀三七皂苷 R1 納米纖維的冷凍電子顯微鏡結構,揭示其對念珠菌感染的抗真菌活性,並首次高解析度表徵天然化學組裝體的結構。此外,他鑑定了關鍵關節軟骨細胞脂肪酸代謝與關節穩態調控因子,為基於結構的骨關節炎藥物開發提供了理論基礎。同時,他的研究亦涉及膽汁酸代謝機制,通過解析膽汁酸生物合成途徑中的關鍵酶,推動高效可持續的藥用膽汁酸生產技術。

宋博士積極促進交叉學科研究,運用結構生物學驅動中醫藥現代化與新藥研發,推動中醫藥科學的國際化與前沿發展。他的創新研究為中醫藥與現代醫學的融合開闢了新途徑,展現了卓越的學術潛力。

李馳華助理教授:流行病學在中醫藥研究的應用

李馳華博士是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的助理教授,長期從事生命歷程流行病學研究,重點關注心臟代謝性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健康結局。他於2012年獲得北京理工大學學士學位,隨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碩士(2014年)及博士學位(2021年)。博士畢業後,他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密西根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完成博士後訓練。2024年,李博士加入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擔任助理教授。

李博士的研究運用流行病學方法,在大型人群研究中結合多組學資料和因果推斷技術,系統探討全生命週期內的不良因素如何影響健康老齡化,重點關注心血管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與進展。在此基礎上,他進一步利用人群資料開發和優化用於衡量外周免疫系統衰老、免疫失調及生物學年齡的流行病學工具,以更精準地評估個體和群體層面的免疫健康狀態,並解析免疫系統衰老在慢性疾病發展中的作用機制。在研究應用方面,李博士重點推動流行病學工具在中醫藥研究中的應用,採用科學方法量化中醫藥對免疫衰老和慢性疾病的影響。他利用免疫衰老、免疫失調及生物學年齡評估工具,系統探討中醫藥如何調節免疫功能、延緩免疫系統老化,並在慢性疾病的預防和干預中發揮作用。通過融合現代流行病學方法與傳統中醫藥理論,他致力於揭示中醫藥在健康老齡化過程中的生物學機制,為中醫藥的科學化研究和循證醫學實踐提供資料支援。此外,他計畫進一步結合流行病學研究與藥物監管科學,以科學證據支持基於中醫藥的健康干預策略,為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提供資料支撐,推動精準化的中醫藥應用,助力健康老齡化的實現。

通過這一跨學科整合研究,李博士希望促進中醫藥在健康科學領域的現代化應用,為應對全球人口老齡化挑戰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The post ICMS 新教師風采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深圳市代表團訪問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 https://sklqrcm.um.edu.mo/20250317n/?lang=zh-hant Mon, 17 Mar 2025 08:34:41 +0000 https://sklqrcm.um.edu.mo/?p=29021 2025年3月14日,深圳市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陳清率代表團訪問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和中藥質量國家重點 ...

The post 深圳市代表團訪問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2025年3月14日,深圳市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陳清率代表團訪問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和中藥質量國家重點實驗室,受到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中藥質量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新特聘教授,以及中華醫藥研究院副院長、澳門中藥研發中心主任李鵬教授、中華醫藥研究院副院長路嘉宏副教授等的熱情接待。

陳新院長詳細介紹了研究院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整體情況、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及未來發展規劃,並帶領訪問團參觀了實驗室。陳院長表示,中華醫藥研究院一直致力於推動中醫藥創新研究,與大灣區、國際合作夥伴緊密聯繫,通過高質量的中醫藥科學及轉化研究助推中藥國際化。

陳清常委在此次訪問中充分肯定了澳門大學在中醫藥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對本院的研究成果和發展給予高度評價。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澳門大學作為中醫藥研究的重要基地,雙方期待加強深澳兩地在中醫藥領域的合作,推動中醫藥事業的創新發展。

代表團成員還包括深圳市市政府副秘書長朱武、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劉國海、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汝津、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吳紅艶、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麗萍、和市港澳辦副主任何新紅。

合照

The post 深圳市代表團訪問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中醫藥合成生物學聯合實驗室於澳大揭牌 https://sklqrcm.um.edu.mo/20250313n/?lang=zh-hant Thu, 13 Mar 2025 01:56:17 +0000 https://sklqrcm.um.edu.mo/?p=28975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今(11)日在澳大舉行“ ...

The post 中醫藥合成生物學聯合實驗室於澳大揭牌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今(11)日在澳大舉行“澳門中醫藥合成生物學論壇”以及“中醫藥合成生物學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簽署和揭牌儀式,以推動中醫藥與合成生物學的交叉融合,探索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發展的新路徑。

論壇開幕式上,澳大校長宋永華表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合成生物學作為新興學科,為中醫藥的現代化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手段;澳大希望通過是次論壇,進一步加強澳門與內地科研機構的合作,推動中醫藥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創新發展。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向華在致辭中指出,合成生物學在生物製造、藥物研發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與中醫藥的結合將為傳統醫藥的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他期待通過雙方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中醫藥合成生物學的研究與產業化發展。

隨後,澳門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簽署“中醫藥合成生物學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及進行揭牌儀式。該聯合實驗室的成立標誌著雙方在中醫藥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合作邁入新階段,未來將聚焦中醫藥資源的合成生物學研究、新藥開發及產業化應用。

論壇還舉辦了以“澳門發展中藥合成生物學與生物製造的現狀、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圓桌會議。一眾來自學術界、產業界和政府部門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通過強強合作及充分發揮澳門“一國兩制”優勢,加速澳門中醫藥合成生物學研究與中藥生物製造產業化的發展前景。論壇還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和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教授作主題報告,分享中醫藥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技術進展,探討合成生物學技術在中醫藥資源開發中的潛力,以及介紹合成生物學在中藥活性成分研究中的最新進展。

是次論壇的舉辦及聯合實驗室的設立,為澳門在中醫藥合成生物學與生物製造領域提供了具有深遠影響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平台。未來,澳門大學將繼續攜手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進中醫藥合成生物學的研究成果落地和產業化發展,為推動中醫藥的現代化與國際化注入新的活力。

出席論壇開幕式的嘉賓還有澳門特區政府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藥物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世恩、經濟及科技發展局代副局長陳祖榮、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葉桂林等。

揭牌儀式

合作協議簽署儀式

宋永華

向華

The post 中醫藥合成生物學聯合實驗室於澳大揭牌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國際權威專家匯聚澳大 探討TNFR2免疫調節及創新藥物研製 https://sklqrcm.um.edu.mo/20250307n/?lang=zh-hant Fri, 07 Mar 2025 08:17:51 +0000 https://sklqrcm.um.edu.mo/?p=28900 “TNFR2免疫生物學及免疫藥理學國際研討會”於3月3日至4日在澳門大學舉行,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知名高等院校如 ...

The post 國際權威專家匯聚澳大 探討TNFR2免疫調節及創新藥物研製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TNFR2免疫生物學及免疫藥理學國際研討會”於3月3日至4日在澳門大學舉行,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知名高等院校如哈佛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國際頂尖專家學者及醫藥產業界研發人員參與。為期兩天的研討會為澳門及內地從事生命科學的專家提供了寶貴的交流與合作平台,青年科研人員更能藉此機會與國際知名科學家進行深入互動。

研討會由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新與哈佛大學教授Denise L. Faustman共同組織。澳大校長宋永華在開幕式致辭表示,澳大一直致力推進生物醫學前沿領域的研究與教育,同時著力促進國際間的學術合作。陳新表示,澳門在TNFR2方面的研究成就已經成為全球科技界在該領域共同努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彰顯了澳門對當代科學技術的貢獻;他亦感謝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對澳門開展TNFR2領域研究給予的重要支持。

研討會匯聚哈佛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萊頓大學、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圖盧茲大學、維爾茨堡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梅奧診所醫學與科學學院、格羅寧根大學、根特大學、南丹麥大學、佛羅里達大學、邁阿密大學、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馬來西亞理科大學、澳門大學以及香港、內地著名學術與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來自BioNTech-雷薩諾有限責任公司、波士頓免疫技術與治療公司、高誠生物、先聲藥業、阿諾醫藥等國際醫藥產業界代表則報告了對靶向TNFR2創新藥物研發的最新進展。

研討會還展示了21份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的海報,為學術交流提供更多互動契機。另外,研討會被美國白細胞生物學學會認定為其官方支持活動,設立優秀青年研究獎,評選優秀海報,並為獲獎者提供一千美元獎金。評審委員會由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教授Benoit L. Salomon、維爾茨堡大學教授Harald Wajant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助理教授Nathan Archer組成,經過嚴格評選,澳門大學博士生陳忠豪、王一茹與百奧賽圖(北京)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周小飛獲該項殊榮。

此外,還有近300名來自世界各地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製藥企業、創新基金機構的學生、學者及專業代表參與研討會,針對TNFR2在自體免疫疾病及腫瘤治療中的應用潛力展開深入研討。Denise L. Faustman在閉幕式上指出,如今科學界越來越重視TNFR2作為靶點在腫瘤與自體免疫疾病治療中的重要潛力,圍繞其免疫生物學機制的深入研究,對推動創新藥物的研發有重要意義,是次研討會的交流和討論為未來的突破性進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葉桂林、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高等教育廳廳長許嘉路等出席了開幕式。

宋永華

陳新

Denise L. Faustman

優秀青年研究獎頒獎儀式

合照

The post 國際權威專家匯聚澳大 探討TNFR2免疫調節及創新藥物研製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澳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與免疫前沿論壇於澳大舉辦 https://sklqrcm.um.edu.mo/20250205n/?lang=zh-hant Fri, 07 Feb 2025 08:30:20 +0000 https://sklqrcm.um.edu.mo/?p=28682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於1月18日舉辦“澳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與免疫前沿論壇”,兩校多名專家學者齊聚澳 ...

The post 澳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與免疫前沿論壇於澳大舉辦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於1月18日舉辦“澳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與免疫前沿論壇”,兩校多名專家學者齊聚澳大,共同探討中醫藥與免疫學領域的最新進展。

論壇上,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陳新向一眾專家介绍了該院及澳大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組織架構、研究方向、人才培養、師資陣容,期望促進兩校的交流合作。他還強調了澳大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正聚焦“免疫調節活性中藥研究及開發應用”這一科學問題,旨在推動中醫藥免疫調節作用的基礎研究和開發應用。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黃振國、呂愛蘭、鄭詩樂,副教授鄧銘權、黃子雋分別分享了關於中醫藥及免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副院長路嘉宏、助理院長兼博士課程主任陸金健,教授鄭穎、王春明分別分享了中醫藥在免疫系統調節方面的前沿研究進展。

是次論壇促進了兩校師生在中醫藥與免疫領域方面的學術交流,也為兩校未來開展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礎。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及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將發揮中藥免疫優勢,推動中醫藥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

澳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與免疫前沿論壇於澳大舉辦

The post 澳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與免疫前沿論壇於澳大舉辦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澳大新mRNA篩選AI模型提高藥物研發效率 https://sklqrcm.um.edu.mo/20250120n/?lang=zh-hant Mon, 20 Jan 2025 07:29:53 +0000 https://sklqrcm.um.edu.mo/?p=28442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歐陽德方的研究團隊開發了用於mRNA脂 ...

The post 澳大新mRNA篩選AI模型提高藥物研發效率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歐陽德方的研究團隊開發了用於mRNA脂質納米粒(LNP)遞送體系虛擬篩選的人工智能模型,可提高藥物研發效率。相關研究成果以“人工智能驅動用於mRNA遞送的可電離脂質的合理設計”為題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並已申請了國際專利。

COVID-19 mRNA疫苗的成功證明脂質納米粒在mRNA遞送方面是極有效的。然而,LNP其中的關鍵成分——可電離脂質,傳統上需要通過低效且成本高昂的實驗篩選進行優化。因此,研究團隊開發了人工智能模型,預測LNP的關鍵屬性——表觀pKa和mRNA遞送效率,通過虛擬篩選促進可電離脂質的合理設計。在兩輪人工智能模型驅動的生成和篩選中,共評估了近2,000萬個可電離脂質,分別產生了三個和六個新分子。在小鼠測試驗證中,第一輪篩選獲得的一個含有苯環的脂質表現出與對照分子DLin-MC3-DMA(MC3)相當的性能,而第二輪篩選獲得的所有六個脂質都達到了或超過了MC3的性能,其中一個脂質的效果類似於一個更優的對照脂質SM-102。此外,研究團隊開發的人工智能模型在結構—活性關係上具有可解釋性。這項研究證明了人工智能技術在mRNA藥物產品開發中的巨大潛力,可提高藥物研發效率。

該研究由澳門大學與復旦大學團隊合作完成。歐陽德方為該研究的共同第一通訊作者,澳大博士後王維與博士生吳依洋為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獲得澳門大學項目(檔案編號:MYRG-CRG2022-00008-ICMS、ICMS/RTO/EP160/2023), 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檔案編號:0071/2024/RIA1、005/2023/SKL),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檔案編號:SGDX20210823103802016),珠海市科技創新局(檔案編號:ZH22017002210010PWC),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檔案編號:32301174)的共同資助。研究亦獲上海張江mRNA國際創新中心、復旦大學mRNA藥物轉化中心、上海藍鵲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的支持。完整文章可查閱: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5072-6

人工智能驅動用於mRNA遞送的可電離脂質的合理設計流程圖

(左起)歐陽德方、王維、吳依洋

The post 澳大新mRNA篩選AI模型提高藥物研發效率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澳門大學2025年開放日圓滿落幕 https://sklqrcm.um.edu.mo/20250117/?lang=zh-hant Fri, 17 Jan 2025 04:05:52 +0000 https://sklqrcm.um.edu.mo/?p=28335 2025年1月12日,澳門大學一年一度的開放日活動成功舉行。中華醫藥研究院以「模式生物」為主題,設計了一系列 ...

The post 澳門大學2025年開放日圓滿落幕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2025年1月12日,澳門大學一年一度的開放日活動成功舉行。中華醫藥研究院以「模式生物」為主題,設計了一系列工作坊及互動遊戲攤位,吸引了近300名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和家長參加。此次活動旨在讓參與者深入了解中醫藥文化,並親身體驗中華醫藥研究院的學術氛圍及科研成就。

中華醫藥研究院在斑馬魚研究領域已有超過十年的積累,期間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今年,學院以「模式生物」為主題,科研人員通過深入淺出的解說方式,將生物科技的複雜內容轉化為易於理解的知識。多樣化的展示形式,包括科普展覽、模式生物明信片製作及互動遊戲,使參與者在互動中感受學術氛圍,探索個人興趣,進一步推廣中醫藥知識。

此外,參與者有機會與學院的科研人員進行直接交流,深入了解學院的科研成果、特色課程及未來研究方向。此次活動不僅有效傳播了中醫藥文化及生物科技知識,還加強了學校與社區之間的緊密聯繫,為學生家長及未來潛在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選擇。

The post 澳門大學2025年開放日圓滿落幕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論文於權威期刊刊登 https://sklqrcm.um.edu.mo/20250110n/?lang=zh-hant Fri, 10 Jan 2025 06:40:28 +0000 https://sklqrcm.um.edu.mo/?p=28221 由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團隊撰寫的《基於作用機制的中藥質量研究體系》一文發表於權威期刊《中國科學:生命科 ...

The post 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論文於權威期刊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

由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團隊撰寫的《基於作用機制的中藥質量研究體系》一文發表於權威期刊《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該期刊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

中藥質量歷來是中藥研究的重點和行業關注的焦點。然而,由於作用機制不明、來源多樣、成分複雜,中藥質量如何更直接體現臨床應用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仍然是阻礙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2020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佈的十個前沿科學問題中,“調節人體免疫功能的中醫藥機制是什麼”為唯一中醫藥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凸顯了中醫藥機制研究的重要性。

中藥發揮作用的物質基礎及其生物學機制貫穿於中藥研發、生產以及臨床應用活動的全過程,是中藥質量的核心要素。實驗室團隊圍繞中藥質量研究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提出基於作用機制的中藥質量研究,打通了中藥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底層邏輯,也凸顯了中藥臨床價值的重要科學依據。通過基於藥效機制的中藥有效性評價、基於毒理機制的中藥安全性評價、基於新技術新方法的中藥質量評價、基於質量研究的中藥研發轉化等方向進行有組織的科學研究,將為中藥質量保障輸出原創性標誌物、新技術和新方法,從而促進中藥現代化、國際化和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2024年,澳門大學及澳門科技大學的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以重組為契機,進一步明確定位、凝練優勢、加強統籌創新,明確聚焦基於中藥作用機制的質量研究,開展系統深入、有組織的科研活動。該論文是澳大與澳科大實驗室科研人員對實驗室十多年來科學實踐的理論總結,也是對實驗室未來發展方向的展望,其發表將有助於推動中藥質量研究的模式創新和理念創新,彰顯了澳門科學家在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性與戰略性的理論貢獻。

The post 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論文於權威期刊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SKL-QRCM | ICMS | University of Macau.

]]>